跳到主要內容

拿香跟拜

好久沒寫文。因為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唯有當,敝單位發出全公司邀請函,要舉行IT Big Data 發表會........

平衡終於被打破了 : 不用再好奇了,我聽完整場,只能說這是我職業生涯參加過最厲害的一個forumㄚㄚㄚ!!!!


所以一定要趁著還沒有失智前,趕快記下來。

====== 一周前 =====

A哥,在收到邀請函的第一時間,就已經按下"我要報名"按鈕。 把大腿抱好。 且一周內數次吃飯時,諄諄教誨我們幾個死工程師,"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看熱鬧。" 雖然我們不懂,也應該要宣示效忠去看熱鬧啊!! 到時會拿刷卡機給大家報到,一定要去嗶嗶,有在統計人數的。

=== 謝A哥。要不是你,錯過這一場,真的可以說是人生憾事了 ========

這一天,中午吃飯前,飯友們就互相提醒,要吃快點準時回去泡咖啡。因為下午一點半就要開始,一定要早點去佔位置。

果然,大家都很有政治敏感度,樓上招樓下,阿母招阿爸,厝邊招隔壁,相招來嗶嗶。一點半不到,光是IT自己人就把演講廳坐到八分滿了。

全球五個site連線,主場在南科,由副總兼執行長特助以最近圍棋界盛事,AlphaGo開場。接著執行長上來勉勵一下大家,表達有看到大家在努力也看到一些進步,期望可以有更多收穫。

接著IT的1.5上來作big data 簡介跟工商服務 (就是請大家不要把IT晾在一旁,各自發展自己的big data solution,要也應該跟IT打個招呼)。然後由A哥的老闆主講IT的Big Data Center 相關業務,工作成果及滿滿的大平台。

==== 番外篇 ======
A哥的老闆,應該是太緊張,通篇一直鬼打牆,講了無數次的"重點來了",可是我真的聽不出有什麼重點@@。

緊張到,說出" 三關三有止" ,會造成心臟病。

我看A哥老闆應該已經發病了~ 只有比風中蟾蜍好一點

=== 番外篇結束 分隔線 =======

接著就是RD 單位及設備單位的成果發表,嗯...沒聽懂,只記得RD 說分析很困難因為P大N小; 設備說實驗了三次後發現d-time(?) 有貓膩,所以調了xxx 又做了ooo ,現在節省了25% 的ox。
然後,某RD副總上來總結,大聲疾呼 "請各位不要再懷疑了,趕快來找我們幫你" !!!

就在要進入中場休息的時候,就在這模門特,執行長衝上來,叫住大家。說他實在忍不住,而且怕忘記,所以耽誤大家幾分鐘休息時間,讓他先講。

齁齁齁  ~~~ 緊張~~緊張 ~~緊張 刺激~~刺激~~刺激~ 厲害的來囉~~~

"我跟大家說,那個大數據不要拿來亂用數據分析就數據分析。怕大家誤解所有東西都要大數據才能作,怕大家誤用,所以特別提出來。"

"作實驗應該是要先了解整個實驗的physics " (迷之音: 應該是指原理吧?) ,"現在你跟我說,用幾千片wafer才發現那個最前面的數據跳起來是因為d-time,這不是最基本的嗎?!  "
"  deposition 開始的時候,一定是變化最大的時候,汙染的機會最大,這不用作實驗就知道嘛~"
 我跟xxx教授作實驗,很多人怕他,怕被他罵,但我跟他卻很合。可能我是隱性的xxx教授。 很多時候厲害的人,了解整個physics,還沒做實驗,就已經可以預測結果,作實驗只是去驗證那個結果。P大N小 是現實,不要一開始就想要跟良率相關,良率的變數太多了。
(迷之音: 落落長記不太清楚了,表達基本功跟經驗很重要的意思)。

這種例子,我可以講很多。我去慈濟做義工,有個師兄跟上人建議,資源回收塑膠分類,塑膠五種,可以自動化用輸送帶,在前面用紅外線一照,分辨出是哪一號然後掃那個分類。上人聽完說,可是我的老菩薩用手一摸,就知道是幾號啊~~

好不好,big data是一種工具,工具不要拿來亂用,濫用。什麼地方用big data,人家競爭對手良率從98 到 99 才需要用到big data。你現在良率才60 要進步到80 基本的就該夠了。


=== 中場花絮 =====
大家魚貫走出會場去上廁所,我跟飯友們說,去七樓晃晃。 在樓梯間聽到一個工程師跟同伴說: "喔... 好冷喔.... 被潑了一盆冷水"

=====中場結束 =====================

下半場,由MTD 介紹big data 到 machine learning 到AI 的進程,並提出一個願景,希望廠裡製程工程師早上來公司,AI 可以報告hold lot 有三片已送去Rework,兩片有scrach,請確認。工程師只要確認。不用解hold。

接著PEI 報告如何跟"老師傅" 合作找出要調整的參數。獲得迷之音頒發的最佳見風轉舵獎。

南科的副總上來加碼 MTD 的願景,有scrach 那兩片,讓AI 一號請AI-二號確認,讓AI 們互相溝通,工程師只要在外面讓AI可以溝通就好。

壓軸的Topic是飯友J的老闆主講,過場時有點小凸槌,由蔽單位長官開場說我們也有Big Data的應用,然後J的老闆簡略說了一些數據,介紹兩個友好單位的speaker 各自稱頌IT幫忙作的dashboard 視覺化數據分析,如何幫助了他們的日常。行銷部門則是在預測公司營收這個部分著墨,希望可以預測兩季,有75%的confidence。

執行長上來Comment: 那個sales不要只是拿來做報表,我知道sales很辛苦維持跟客戶的關係。但是這個對我來說,還不夠。Marketing (露出一個無奈的笑) ,你預測兩季?! ,我跟ASML 下訂單的lead time 是12個月,move-in 到 qual過 至少16個月,兩季根本不行。你要讓我有一些運作的空間,你不要跟我說world-wide 情勢,那應該只有對競爭對手比較有影響,我們不是嘛。我們要有選擇性。你做的分析要跟我們強相關,我才有運作的空間。有些客戶該拒絕就拒絕,該pull-in 就pull-in。不要等競爭對手都運作完了,客戶知道我們需要他,就會趁機囉嗦,要special discount。
預測這個我也有big data,我平常都看報紙。我發現很多銀行對我們公司的EPS預估都蠻準的。不曉得人家是怎麼作的?! 這部分要再加油。

==== 散場 ========================

回到位置上,看到J的老闆跟長官跟資深處長三個人臉色凝重,圍在一起討論。J的前老闆一臉幸災樂禍來說,齁 被打臉,那幾個人現在應該臉腫腫的。
有去參加的同事們,都討論起執行長的評論。一致的意見是: 所以執行長很清楚嘛~~ 沒有被呼弄過去嘛~ 但是執行長說不要買機器,是怎麼回事? 說Data 越小越好? 不花錢就要淘金?!
所以結論還是腦子不清楚?

哀.. 長官們最常說的是難道沒有人沒有錢就沒辦法做事了嗎?
迷之音: 砸錢砸resource用最好的人才,很多時候都不一定能做好的,沒有人沒有錢的就只能自欺欺人喊喊

子孫有孝順謀? 屋喔...
有代代中狀元謀? 屋喔...
有Big Data 謀? 屋喔...
有 Machine Learning 謀? 屋喔...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Solis 166 磨豆機 溫度保險絲自行更換(圖多)

我的Solis 166 在磨完1.5磅的咖啡豆之前,就罷工了。馬達發燒一動也不動。 經過拜請孤狗大神,不但確診是因為過熱,把溫度保險絲給爆了。還發現身處科學園區,電子材料行到處都有,就在回家必經的路上。更只需少少的30元新台幣就可以修復。 身為一個非理工組的,不怕被電死的人。我毅然決然為了省小錢,冒著生命危險,硬是在下班時間,橫渡光復路的車潮,去電子材料行開創我的第二專長。雖然一整個心虛,但是還是給我買到溫度保險絲兩枚(74度c 和 92度c) 外加 夾線銅片(我根本不知道這啥... 拿著剪下來的樣本請材料行小姐幫我找的)。就這樣... 修好了~~ 殊不知,這樣也能樂極生悲。因為換了74度c的保險絲,好像比原本應該是80度c左右的保險絲還弱,所以今天只磨了半磅多一點的豆子就再度罷工了.... 這到底是上天的安排,還是命運的捉弄? 硬是用到備用的另一個保險絲。 讓我們直接看圖吧: 有影片有真相:真的有修好喔~~

免購機免調粉之懶人超好吃鬆餅

拜Cosco在台中開店之賜, 得以將米國飲食中的 懶人文化 完全複製. 雖說, 台灣是個寶島. 早餐種類就可以多到難以決擇. 而且早餐店老闆們超勤奮即使天冷又下雨都還是開店. 可是遇到我們這種有機會就想睡到自然醒的懶惰蟲, 天冷根本不想出門. 有什麼比這個更讚的了? 又好吃~ (這個牌子是我試過唯一覺得好吃的喔) 又方便~ 只要放到烤麵包機火力設最低. 跳起來就可以吃. 且會兩面微焦剛剛好. 還不用顧爐子. 也不用調什麼鬆餅粉. 更不用洗鍋碗瓢盆. 人客ㄚ~~烤鬆餅就像烤吐司一樣自然!! 盛盤後淋上楓糖漿 或 蜂蜜 不怕肥的擠上鮮奶油. 配上一杯現煮咖啡. 喔... 讚啦. Eggo 是我們宅族的民族救星~~萬歲~ 萬歲~

壞年冬 被狗咬

這一波的不景氣, 一連串的組織異動, 人力縮減已經讓人夠悶的了. 可職場中就是會出現一些咖能讓你更悶. 當然這是發生在我同事身上的啦... 我只是趁機抒發一下. 不要幫我對號入座. 劇情如有雷同, 一切純屬事實... 這一切的一切都得追溯回前年(2006), 米國爆發安隆案之後, 為了補救並加強上市公司管理, 提出了沙氏法案. 所有在美國上市或發行ADR的公司都要遵守該法案的各項規定. 由於電子化, 很多稽核落在各項資訊系統的控管. 其中一項就是系統使用權限需要透過申請, 且人員內部跨部門轉職時的權限需移除重新申請. 這是公司政策且明文規定喔! 一般而言, 一級主管需要簽核的大多屬OA系統. 用Notes開發的. 由於Notes的控管特性, 所以並不需要特別幫簽核人員申請權限. 但是很多工程系統由於是 web based 的系統. 授權的部分是登入時控管. 如果無法登入, 必須先申請系統權限. 這天某單位一級主管收到簽核通知, 登入時出現沒有權限. 請IT人員協助. 老闆收到轉信, 看到錯誤畫面後, 就知道是未申請權限的問題. 直接請系統負責人先開權限, 再請秘書補申請單. 這件事不就這麼簡單?! 沒權限, 打開就好. 公司規定開權限要申請單, 填一張申請單就好. 沒想到, 秘書收到要補申請單的通知後, 很不高興的打電話給系統負責人"叫囂". 說是系統發出簽核通知就該自動把權限開好. 為什麼要他填申請單? 這樣太不合理且不friendly. 當系統負責人很有耐性的解釋沙氏法案之後. 沒多久, 換成該單位的IT主管來電跟系統負責人"叫囂". 要求系統負責人給出所有需要填申請單的系統清單. 單一系統負責人怎麼會知道其他系統是否需要申請? 因此系統負責人, 只能照實回答不知道. 該單位IT主管口氣很差的連問了兩次, XXX(我們單位的主管)可以告訴我嗎? 然後就掛了電話. 應該是去告狀去了~ 所以負責人趕緊通知老闆... 有人跑去告狀囉! 這下子好啦.. 我們單位主管也來大聲.. 不過是跟負責另外一個系統的人大聲要求檢查該一級單位主管的權限. 害的另一組人一頭霧水. (旁觀的我 => 翻白眼... 翻白眼中... 繼續翻白眼中... OS:真是夠了沒) 唉... 時機醜醜... 為了這種公司規定的小事被咆哮兩次, 負責人也...